原之后,内地汉文化,佛道儒等宗教才逐渐在这苦寒之地扎根落户。吉林北山,兼收并蓄地接纳了佛
道儒三教和俗家神明,到清康熙年以后陆续建起了众多寺庙。从而,以古寺庙群称著关东,名冠白山
黑水。
十年的修缮和游人香客的行旅山梁已成坦途,全然没有昔日芳草萋萋的野岭遗迹。坎离宫庙宇虽然很
小,但建造的却很有特色。宫前高耸着两根旗杆,当年庙会或道家做重要法会时,高挂道家旗帜。
,门楣之上的清雍正九年“华夏正声”匾额,原悬挂在关帝庙的戏台上,今悬挂在坎离宫总显得有些
不伦不类。正殿东侧有偏殿、僚房,西侧是院墙。院内有黑松一株,甚是苍翠遒劲。远处观看,坎离
宫显得格外古朴清雅,小巧别致。
土长的道教信奉的经典,人们常见的道教庙宇中画的阳阴鱼,就是《易经》中的阴阳二仪,阴阳鱼已
成为道家的标志。其实《易经》不仅仅是道家的经典,也是儒家的经典。人们常说“四书五经”,这
五经之首就是《易经》。
承发展者是周文王姬昌,《史记》载:“西伯拘里,演《周易》”;西伯是周文王称王之前的爵位,
他在被纣王囚禁+里期间潜心发愤,推演六十四卦,并写了“卦辞”、“爻辞”。后人称这部《易经)
为“文王八卦”或“后天八卦”。后来,孔子又写了10篇(易经}的解说文章,也就是人们称之的“十
翼”。它们是《彖》上下,《象》上下,《系辞》上下,《文言》,《说卦》、《序卦》、《杂卦》
。这“十翼”,后人为了区别于《经》,而称为《传》,也就是说《易经》由《经》、《传》两部分
组成。
乾、坤、震、巽、坎、离、艮、兑)。八卦代表天、地、雷、风、水、火、山、泽,八种自然现象。这
八卦(经卦),经过重叠演译变成六十四卦(别卦)。六十四别卦演译无穷,蕴藏着天、地、人,古往今
来,宇宙万物,无穷无尽的奥秘。说到这想起了《三国演义》中的一段故事。
两岸,上演了一幕幕惊心动魄的历史剧:诸葛亮舌战群儒、智激周瑜、草船借箭、群英会、连环计等
,最精湛最富神秘色彩的还当数“七星坛诸葛祭风,三江口周瑜纵火”。
风正烈,烧不到曹兵,只能火烧自己。为此事东吴大督都周瑜吐血而倒,暴病一场。最了解周瑜的当
数诸葛亮,他探病之时,写了十六个字:“欲破曹公,
遇异人,传授奇门遁甲之术,可以呼风唤雨。听罢,周瑜的病立刻就好了,传令修造“七星坛”,请
诸葛亮借东风—用。诸葛亮是“十—月二十日甲子祭风,至二十二日丙寅风息”。农历十一月,节气
是大雪、冬至,辟卦为复。按《易经》解:此辟卦是“一阳来复”,在卦上已看到一阳之象,此时,
地球所吸收的太阳能量,又开始向外放射了。“一阳来复”,就是说虽然在隆冬时节,肯定会有几天
吹送暖气的东南风。
虚。主动请命,登坛祭风。果然,苍天不负有心人,按时送来了一阵东南大风,使周郎“火烧赤壁”
的妙计得以告成,以少胜多大破曹操百万雄兵。文蹈武略皆精的曹操,赤壁之战大败后;闭门读《易
经》。研究到复卦时,突然哈哈大笑,原来他终于明白了:复卦有“返复其道,七日复采”之象。冬
至虽然大雪纷飞,但时令已是“冬至一阳生”,“一阳来复”,阳去而复返,有东南大风并不为怪。
可叹,曹操损失几十万雄兵,才读懂了《易经》的复卦,代价真是不小!
题目,我们回过头来还是再谈谈《易经》的“坎、离”吧。 坎,是水;离,是火,道家又是以神设教
,所以用通俗的话说,坎离宫也就是水火神庙;因为水为阴,火为阳,所以当年坎离宫正殿主祀的神
祗是太阴神、太阳神。在太阴神、太阳神的两侧,原来还配祀有山神、土地、龙王、雷公、火德神等
神祗。正殿西侧,当年还有胡仙堂一间,里面供奉着关东鼎鼎大名的胡三太爷和胡三太奶。对老吉林
人来说,印象最深的是坎离宫门前一幅劝人慈悲为怀的楹联:
神通大”。
二十三年(1897年),由王台三募捐筹资,韩登举倡助修建。王台三是何许人,不知其详。韩登举在吉
林乃至全东北可是大有名气,他就是声名显赫的桦甸老金场第三代土皇上“韩边外”。 韩登举,字子升,山东省文登县人。他的爷爷叫韩宪宗,后改名为韩效忠,也就是第一代“韩边外”。因为家乡兵荒马乱,水旱蝗灾生活不下去,逃荒闯关东来到东北,几经波折定居在吉林省桦甸
县夹皮沟金矿当采金夫。
合了10几个人结拜为把兄弟。当时,夹皮沟老金场一带,有一伙以梁才为首的土匪,杀人放火,强抢
豪夺,欺压采金夫。韩宪宗带领把兄弟和采金夫,智取打败了梁才。之后,他又组织数百名采金夫,
成立了自卫团,自己出任团长,开始划地自治,当上了土皇上。此时是清咸丰初年。虽然清朝廷已是
内忧外患,风雨飘摇,但“卧榻之侧,岂容他人鼾睡”,清廷几次派兵围剿,反被韩宪宗自卫团打败
。后来,清廷见夹皮沟的韩宪宗没有势力向外扩展的野心,又拿之无奈,也就只好睁只眼闭只眼听之
任之了。
,均是他的势力范围。由于这一带都地处清朝的“柳条边”外,所以人们都称韩宪宗为“韩边
登举登上了第三代“韩边外”土皇上的宝座。韩登举很有管理才能。深得民心,又有强烈的民族责任
感。他的民族气节令人刮目相看,在中日甲战争时,为了抗击日冠,24岁的韩登举亲自率领1500多名
乡勇,远赴辽南与日军交战,屡挫日军。
下抵抗,韩登举拒不执行,多次与沙俄军队展开激战,坚决不投降。韩登举抗日、抗俄的高尚民族气
节,青史留名,给吉林地区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。吉林地区,由其是桦甸夹皮沟一带的老人,经常
在茶余饭后谈起那悲壮山河的往事。
河、地窨子、帽儿山、荒沟、夹皮沟等地,大量修造山神庙、娘娘庙、关帝庙。
山神殿、关帝殿、娘娘殿、佛堂、鼓钟楼、东西僚房、后院等大体量庙宇建筑,整个工程用了12年时
间才全部竣。
修北山坎离宫。作为长孙并已继承韩家大业的“韩边外”韩登举,为了给他祖父做功德,倡助捐款修
造了坎离宫。
、书、画、印文化展览。1992年底,根据国家有关文件,坎离宫由北山公园移交给佛教协会管理。至
此,北山庙宇全部被舶来的佛教占用,土生土长的道教又一次被排斥出佛道俗俗杂糅相处的九龙山。
责任编辑:乔木
copyright.c.2009 longquanzs.org all right reserved